学校要闻

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应邀参加“首届胜芳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交流会”



为响应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、贯彻文化自信伟大价值观,2019年12月7日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地、冀中吹歌发源地、具有两千多年文化历史的古城胜芳隆重举行了“首届胜芳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交流会”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、博士生导师项阳及部分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交流会。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陈辉携师生代表应邀出席交流会。

胜芳古镇位于河北省霸州市境东南部,南临东淀,北望燕山,始建于24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。胜芳地区的“音乐花会”源于古代春节、灯节等重大节日或描绘的娱乐活动,胜芳地区花会众多,俗称“七十二道会”,其中“南音乐会”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此次参与“首届胜芳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交流会”的音乐花会涉及胜芳及其周边乐会总计十一个。交流会涉及的曲目众多、风格广泛、技艺高超,观众席掌声迭起,令人大开眼界,深刻的反映出了广阔的燕赵土地中劳动人民的多元文化智慧。

此次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是参演人员的年龄跨度是非常可观的。上至八十高龄,下至小学儿童,均可以拿起手中的乐器,演奏极富民间地方特色的作品。这足以证明河北地区文化传承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。

在音乐会后的交流研讨会中,陈辉院长作了发言。他首先对此次音乐会的成功表示祝贺,对胜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。他认为此次音乐会不仅是胜芳的音乐盛事,更是燕赵大地的音乐盛事。他指出,作为我省地方高校,我们也应该为河北的民族音乐传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,使河北的民间传统音乐在高校中以更为广泛、科学、系统的方式进行传承。如通过“音乐鉴赏”“艺术实践”等方式进入河北高校课堂,促进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、增强民族自豪感、自信心;如设立与“河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”相关的课题研究,对河北省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与保护研究等等。

    此次交流研讨拓宽了我校师生的视野,增强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,更加确立师生在工作学习中的历史使命感,坚定文化自信,为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、复兴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。(艺术与传媒学院供稿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HA2A4938

音乐会现场

 

 

HA2A4790

教师现场聆听音乐会

 

HA2A5003

陈辉院长在交流会现场发表讲话